「地政学ボーイズ」漫畫連載心得 第9-13話

此篇文章以漫畫連載Repo為主,有大量劇透慎入!
為了避免被二次轉載使用文章皆設有密碼,內容也只有個人劇情Repo和部份對話翻譯。
如想看完整版請務必支持正版和購買連載。



因為一些原因(詳見作者推特)就不再繼續翻譯完整對話了
改為挑自己比較有興趣的主題翻譯和Repo

如同之前文章提到的講現實點如果漫畫銷量不好出版社就可能直接腰斬
所以如果喜歡該作品請務必購買連載雜誌或是單行本!!!!

簡易購買教學可參考↓


目前這部漫畫是連載於ヤングチャンピオン雜誌,雙週刊火曜日(星期二)出版
因為這本歸類算是青年雜誌,所以封面跟大部分漫畫內容都有點R18

電子版購買連結 (大家可以挑購買過的平台購買)




如何確認這期確實有這本漫畫


我自己比較常購買的的平台是Renta跟Honto


Renta
Renta的購買機制是儲值點數(可以用信用卡付款或是找人代儲)
購買書籍時候扣點

優惠:使用自動充值會附贈點數
例如每次餘額不足會自動充2000point,會贈送100point
另外還有不定時的優惠例如簽到送點或是限時儲值優惠

另外可以趁匯率低的時候多儲值一點,不無小補



Honto

直接信用卡支付,不常買日文書可以考慮這個平台
優惠:優惠卷(不過雜誌金額太低了常常不到優惠卷最低門檻)
回饋金(購買金額的1%,1:1下次折抵)



雜誌定價比較固定,如果是單行本不同平台可能優惠也不一樣,到時候可以挑便宜的平台購買
另外提醒信用卡會收國外交易手續費,所以盡量用有回饋的信用卡刷比較好

--------------------題外話------------------------



之前作者推特情人節放了這張圖出來
看到第一眼腦補成美國吃了太多英國做的巧克力肚子痛所以早退了
到底為什麼英國是料理黑洞這個設定如此深入我心呢

不過也有可能是因為美國太受歡迎吃太多巧克力吧←在英國的威脅下改口

加拿大果然是金髮好棒!!!!!

------------------------------------------------------------------------


另外統整一下目前有設定的身高排行
德國:187cm
中國:182cm
美國:181cm
英國:180cm
法國:177cm
加拿大:175cm
烏克蘭:171cm
日本:170cm
北韓:170cm
南韓:170cm
台灣:168cm
俄羅斯:165cm



--------------------第九話------------------------

德法和法英的主場!!!
很難得阿米沒有出現任何畫面

第一頁就是催法國快工作的德國,換成APH大概就是催義大利快點工作
怎麼不管哪個作品德國都是這種操心別人的角色

然後法國「你就姑且原諒我嘛❤,就算超過截止日期也不會死的」
可以這真的很法國葛格wwww
但如果法國是漫畫家的話可能會被編輯殺死

當然德國是不接受撒嬌(?)這一套的
順便感慨了一下日本每次都很準時交報告,不像法國
日本唯一缺點是太喜歡加班了 
日本「加班是我的生命」

法國「你難道不知道要尊重前輩嗎」
中國輕飄飄的經過「那你們先尊重我吧」

中國怎麼一直到處經過大家的對話www




然後這一話法英互動非常多!!
比方提到法國其實是可以發展陸權或海權的國家
但致力於發展陸權的原因是因為在海軍方面打不過英國(過於現實)



英國:我只是想表達一下我的意見
法國:反正都是反對意見
英國:但論企劃力或是執行力我都比你強太多了!
法國:閉嘴吧

每次法國提出的企劃英國都會找碴,真的到哪都是相愛相殺的法英w
然後德國快收起你那想效仿英國的心,會被排擠的

或是法國因為太喜歡當世界的葛格而因為大量移民困擾,英國也會冷嘲熱諷

德國納悶為什麼不管選什麼路線發展(領土擴張)都會遭到英國的阻擾

德國:彷彿像被詛咒一樣......
法國:說不定喔,因為他是喜歡魔法和奇幻之類的大叔啊

法國你很瞭解英國!!
這個巫師英國好可愛(配圖文字:每次哈利波特重播都會看)




--------------------第十話------------------------


第十話主角是希臘和土耳其,一開始就互相看對方不爽的兩人



土耳其:看到你這傢伙就不爽,我的茶才不會招待你
希臘:誰想喝啊!

日本:放過我吧......

------------------------------

日本看到希臘的性格沒來由地想起了美國,都是陽光開朗類型的人呢

美國→在公司地位很高的強者
希臘→雖然地位不高,但個性開朗



日本:真想學習一下這種個性呢!
希臘:但家園有可能不知不覺消失喔
日本:別開朗的說出可怕的話

(譯註:指的是15世紀起希臘地區被鄂圖曼土耳其占領)

日本對希臘的評語好失禮www
自己覺得加拿大也挺陽光的可以讓他多點畫面嗎(別放入自己的私心)


------------------------------

然後美國大力稱讚一舉一動宛如古希臘雕像般的希臘(被路人圍觀拍照)
連撿個東西都像著名作品擲鐵餅者

不,這根本不是正常人的姿勢啊

日本:好刺眼的兩人(遮)





------------------------------

近代的希臘和土耳其因為地理位置,成為了俄羅斯和歐洲的緩衝地帶

英國:這次的新專案你們打算加入誰的團隊呢?
俄羅斯:有結論了嗎?


土耳其:與其說加入......
希臘:不如說是向誰投誠吧

希臘:雖然非常不想,但看來我們必須站在同一陣線了
土耳其:只是因為地理位置靠近不得已為之罷了,心與心之間的距離比誰都要遙遠

俄羅斯:那兩人的關係很差,所以最後一定會有一個人投靠我....
希臘&土耳其:我們決定加入英國先生的團隊!←加入北約
英國:歡迎!!

然後俄羅斯氣到砸牆wwww
對不起我的快樂來自於看任何人吃癟←尤其是計畫通被打臉之後

心與心之間的距離這句讓我覺得土耳其蠻文藝的耶(不重要的感想)


------------------------------


(過去回憶↓)

希臘:加入俄羅斯的團隊看看吧
俄羅斯:好,去喝個痛快! 還有下一攤喔!

於是希臘的財政破產了

希臘:烏克蘭你跟俄羅斯關係不錯對吧,你也要小心那傢伙
烏克蘭:別說了,他已經過來了......


緊跟時事的一頁

------------------------------

加入歐盟條件:各國政府預算赤字與負債總額分別不得超過其GDP之3%

希臘:你們在討論旅行的計畫嗎?我也想加入!
法國:咦?但我們旅遊預算有點高,沒問題嗎?
希臘:......嗯!←其實赤字12%

於是在希臘隱瞞的情況下,引發了歐元危機↓

法國:怎麼現在才說錢不夠!
希臘:抱歉......
德國:只能先幫忙墊錢了啊

於是美國、德國、法國...等,大家幫忙清償了希臘的債務
(譯註:希臘主要是靠歐盟、歐洲央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紓困計畫度日)

希臘:對不起我想退出
法國:不准!←不想讓希臘加入到俄羅斯那一派



(譯註:一旦希臘退出歐元區可能導致其他經濟狀況不佳的國家也跟著退出,導致全球性的金融危機)

我以為會看到德國痛罵希臘的畫面出現
沒想到意外的冷靜很無奈的掏錢出來了


------------------------------

土耳其:我也想加入.....

當土耳其被歐盟排除在外的時候,俄羅斯趁機介入了,兩人的關係迅速升溫
(譯註:雙方加深了從食物到能源相關的合作,例如簽定天然氣輸送管協議/建造核電廠...等)

美國:可惡,居然趁虛而入!


(譯註:歐盟拒絕讓不讓土耳其加入主要是宗教因素(伊斯蘭國家)和人權考量,不過說實話土耳其的經濟狀況也不是很好,歐盟也擔心會讓大量的土耳其人跑到其他歐盟國家搶飯碗)

沒想到日本居然攔得住美國(關注的重點錯)
俄羅斯笑的好囂張www


------------------------------

最後一頁是土耳其覺得日本身上的外套(短羽織)很神奇想穿看看
希臘經過也想跟風

土耳其:你這傢伙全裸就好了!不是要走奧林匹克風格嗎!
日本感嘆一句:希臘的身材真好啊

等等你到底是什麼時候看到全裸的希臘的www
你們私底下到底什麼關係

--------------------第十一話------------------------


雖然是義大利的主場,但非常緊跟時事的一話
我萬分期待的義大利把妹環節和看義大利被德國痛罵也都實現了(什麼願望)


一開場就是因為義大利拜訪其他公司時亂壁咚其他公司員工而感到苦手的日本

日本:回去我會跟公司投訴
義大利:別這麼頑固的阿,日本醬,只要心還是少女,不管多大年紀都是我的守備範圍
日本:.....請遵守基本企業規範



義大利稱呼一些角色後面會叫醬~
因為這回米英沒有出場,有點好奇他會不會叫英國醬~美國醬~這樣 (英國/美國:不需要謝謝)

真不愧是勇於在公司群組把妹的義大利
「只要心還是少女,不管多大年紀都是我的守備範圍」這種把妹金句如果沒有義大利的帥氣請勿輕易模仿


------------------------------


日本:所以你有幾支手機阿?
義大利:5隻,不同的約會對象用不同台手機喔~因為如果同台手機有跟不同人的約會照片,對方也會不高興
日本:至少停止這種同時腳踏多條船的行為吧
義大利:你認真的?
日本:這傢伙哪時候被殺也不意外




我想一般人會生氣的點不會是「同台手機有跟不同人的約會照片」而是劈腿的行為吧

譯註:個人猜測這段梗來源是之前日本鬧很大的新聞,有個因劈腿被女友拿菜刀刺傷的牛郎,因為居然幸運活下來,後來改名為「不死鳥」重新當了牛郎



------------------------

德國:義大利!!你的辦公桌好歹也整理一下吧!!!根本就是山脈了!!!還有這種色情書籍也收起來!
義大利:德國你就是太神經質了~



德國居然對色情書籍臉紅......真是個純情BOY
不過義大利居然沒稱呼德國為德國醬(你在期待什麼)

------------------------

南韓:我能理解你的感受.....坐在壓迫感很強的人附近,壓力很大吧
義大利:是這樣嗎?
南韓:嗯.....好喔←附近都是壓迫感很強的國家(中國&俄羅斯)跟很煩的北韓




久違的韓國出現了!!
義大利你這樣會很容易被南韓刺殺的(並不會
不過義大利居然叫韓國是韓國醬,到底標準是w

譯註:因為有阿爾卑斯山脈讓義大利和其他國家阻隔,難以受到侵略,實際義大利是半島狀態,所以義大利完全感受不到南韓的悲傷


-----------------------



義大利:能做到包攬這些所有工作的人只有那位羅馬前輩了吧
法國:我聽說是超級厲害的前輩,還是個工作狂人

義大利:讓我們來訪問一下當時和那位前輩同時進公司的同事們
日本&中國:毫無關係
希臘:是個搶走我家的可惡傢伙←被統治

法國:所以你到底想幹嘛?
義大利:我只是想要炫耀一下那位超級厲害的前輩是我親戚而已



這一頁是公司老人員工認證(失禮發言)
出現了!羅馬爺爺!是個在大部分歐洲國家印象中的超級工作強人~
但跟義大利完全不像就是了

-----------------------


德國:總覺得有點懷念
義大利:以前經常待在一起呢~
日本:雖然是公司最尷尬的時候,但因為有兩位在就覺得很放心
義大利:我也有同感呢~日本醬←最先投降的傢伙
(日本:明明最先退組的人就是你吧.....)



日本待在一起很放心的人員清單真的有義大利嗎

譯註:
1943年,莫索里尼被義大利游擊隊俘獲,義大利王國於1943年9月3日宣佈投降,義大利加入同盟國作戰!
1945年,希特勒自殺,蘇聯軍攻占德國首都柏林,德國於1945年5月8日宣佈投降!
1945年,美國在日本投下原子彈,日本天皇於1945年8月15日宣佈無條件投降!


-----------------------

義大利:這個月又沒錢了~
中國:我有點事情想要跟你詳談,關於一帶一路的部分(略)
義大利:你是在討好我嗎?←懷疑中國
中國:想要成就偉大的事業必須打好人際關係,我只是想跟義大利交朋友而已。缺錢什麼也是人之常情.....需要幫忙嗎?
義大利:......你在謀劃什麼嗎?
中國:沒有的事情
義大利:哈哈,因為有如果還不出錢會被無情討債這樣的傳言呢




高利貸中國出現了!
不是傳言,是真的喔義大利醬
但感覺義大利其實是個出乎意料敏銳的人......

譯註1:義大利是第一個和中國簽署一帶一路協議的G7成員,義大利也把中國資金當成拯救經濟的希望,但因為疫情關係有不少被中資侵略性購入的義大利企業傳出積欠薪水的新聞。
政治方面,因為美國的施壓,義大利已開始逐漸對中資轉冷,也促使歐盟重新檢視與中國的關係,義大利甚至在最近引領歐洲議會凍結與中國未簽署完畢的貿易條約。

譯註2:中國從2013年開始倡議「一帶一路」計畫,其中備受詬病的是針對許多窮國贊助與借貸鉅資、輸出技術與基礎建設,表面上是藉以讓該國政府展現政績,實際看準債務國政府還不出錢,只能賤價租借國土或港口甚至讓售天然資源。

-----------------------

『歐洲因為能源不足導致燃料成本不斷提高,於是俄羅斯和義大利協商,以此希望義大利不介入烏克蘭危機』

義大利:不要在假日約出來見面啊
俄羅斯:那件事處理的怎麼樣了?
義大利:嗯,託你的福
俄羅斯:我可以看出你是只考慮利益的現實主義者,很想跟你培養好關係呢




我好奇身高最矮的俄羅斯為什麼如此執著於居高臨下的姿勢

譯註:義大利總理曾表示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的任何制裁都不該包含能源。德國使用煤炭、天然氣發電還有一些核電廠;法國也有核能和天然氣。而義大利只有天然氣,沒有核能、也沒有煤炭,顯然風險更大。

另外德國、匈牙利和義大利也是最後幾個反對將俄羅斯踢出SWIFT的國家


 

--------------------第十二話------------------------

西班牙終於出場了!!
雖然是西班牙的Part,米國和英國和義大利的含量非常多
順帶一提我覺得西班牙長得有點像里包恩

一開始就是因為偷懶(?)被美國痛罵的西班牙

美國:只要做好分內的事情,要休息什麼是個人的自由...但下午兩點到五點休息也太誇張了吧
西班牙:怎麼了señor美國?我在午休呢
美國:至少給我回電話啊 (13個未接來電)




譯註1:señor,西班牙語的先生
譯註2:西班牙政府宣導「民眾避免下午在太陽下走動」,因此西班牙商店因應大家的生活習慣而改變營業時間(一種下午晚一點開門、晚一點關門的概念)


美國在這間公司的職位究竟是什麼wwww
怎麼每次大家被抓到偷懶都是遭到他的痛罵
但敢不接美國這麼多通電話的西班牙是勇者


-----------------------

前面提到西班牙因為天氣太熱有午休時間,所以他會工作到很晚
然後被美國抓包雖然在公司待到很晚但其實在耍廢跳舞

西班牙:我可是工作到很晚的
美國:但有小道休息說你晚上在辦公室跳佛朗明哥
西班牙:誰說的?
美國:那個總是沒來由工作到很晚的人
西班牙:是日本啊




全公司的人都知道日本是社畜XD
日本你是什麼八卦達人

-----------------------


「西班牙的地理位置在地緣政治學中是最差的,難以防守也容易被攻擊」

西班牙:這件事不要說出去…我覺得我好像被詛咒了!
因為天氣太熱導致電腦當機、印表機在我使用的時候沒紙
義大利:這只是運氣不好吧



義大利好像對超自然的話題有點苦手
這種超自然話題就應該要呼喚英國(by法國前幾話的證詞)
覺得偷偷和義大利討論這種羞恥話題的西班牙好少女

-----------------------

在西班牙和義大利聊天的時候
經過的英國說:那邊的兩個人,等等來會議室一趟
西班牙:你覺得那個(指英國)也是詛咒的一種嗎
義大利:在這間公司英國的受害者多的是




英國風評被害現場wwww
原來你們都私底下敗壞英國的名聲(但某方面來說是事實)


-----------------------


西班牙:回想吧!那段被稱為日不落帝國的榮光日子!
英國:那個稱號我也有呢
西班牙:別擅自對我充滿光輝的回憶潑冷水好嗎!而且是我先被這樣稱呼的!
英國:但西班牙你擔任霸者的時間也沒很久吧



擅自亂入別人美好回憶的英國是屑wwww
還毒舌的攻擊西班牙


-----------------------


西班牙:我可是個不服輸的人…
英國你也不是一開始就是這種紳士形象吧,你原本是這種(黑道)的感覺吧




此處的背景充滿各種不良的敘述www

-----------------------


西班牙:美國一定是接受你的菁英教育才會變成這樣的!
美國:東西還沒搞定嗎?給我想辦法啊!(對著電話痛罵)
英國:嗯…他原本是坦率的孩子呢




看西班牙和英國鬥嘴好有趣!
原本是要戳西班牙痛點的英國被不服輸的西班牙反將一軍www
美國就是完整傳承到英國(黑道)霸主的個性吧
但同樣受到英國菁英教育的加拿大是個好孩子呢

譯註:西班牙無敵艦隊慘敗於英國,而在西班牙帝國衰弱後,第二個獲得日不落帝國稱號的是大英帝國。

-----------------------

「西班牙南端的直布羅陀,現在也還是英國的海外領土」

英國:你想讓我還給你?開什麼玩笑!
西班牙:你不是想退出歐盟嗎?如果想要我支持你退出,就立刻還來!
英國:什麼?(眼神威脅)





英國的眼神像是說「再多說一句話就把你沉到大西洋」(並沒有
隱藏在英國紳士外表下本質黑道的一面被西班牙激發了
西班牙不要懼怕英國的惡勢力,勇敢地上阿(等等

譯註1:在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後,西班牙將直布羅陀割讓給英國,至今仍為英國領土。

譯註2:直布羅陀在脫歐公投中一面倒支持留在歐盟。而西班牙政府警告英國「如果英國選擇離開,西班牙將重新推動控制直布羅陀。」並提議西英兩國共治直布羅陀

另外西班牙首相也曾威脅英國如果不解決西班牙對直布羅陀的問題,就要抵制峰會以否決英國退歐。幾日後,英國與歐盟同意讓西班牙在直布羅陀地位問題上有發言權,並表示會在脫歐後就直布羅陀問題與西班牙談判。

英國在脫歐過渡期完結前與西班牙就直布羅陀問題達成初步協議,直布羅陀將繼續留在歐洲申根區,以避免與西班牙出現硬邊界。


-----------------------

另外這篇也提到了一點加泰隆尼亞獨立問題




加泰隆尼亞:我想獨立
西班牙:又這麼說,你是我優秀的助手啊
…而且如果你走了的話我會破產的←說什麼大實話

於是加泰隆尼亞決定自行宣布獨立了
西班牙:我絕對不承認!!!!

西班牙:久違的一起去看鬥牛吧
加泰隆尼亞:我才不要....就算到世界末日也不要
西班牙:世界末日也太過分了

加泰隆尼亞對西班牙的厭惡www
話說加泰真的好厭世感

譯註1:加泰隆尼亞是西班牙經濟上最繁榮的地區。加泰隆尼亞僅佔全國15%的人口,但總產值佔20%,出口佔25%。

譯註2:2017年加泰隆尼亞舉辦獨立公投,以決定加泰隆尼亞是否脫離西班牙而獨立。此次公投由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發起,經加泰隆尼亞議會核准後舉行;西班牙政府則依據憲法法院判決認定此公投為非法,拒絕承認投票結果,同時動用公權力阻止公投進行。但加泰隆尼亞自治區政府在議會認可投票結果後自行宣布加泰隆尼亞獨立。但由於西班牙政府對加泰隆尼亞實行戒嚴,再加上各國的一致反對,此次公投被視為非法。

-----------------------


「以西班牙為首,南歐的失業率是最高的」

日本:你們在休息嗎?
西班牙:日本也不用這麼拼命工作,適當休息一下吧
日本:最近經濟不景氣,不知道哪時候會失業,這樣想的話工作就不辛苦了
西班牙&義大利&希臘:失業的話就回家休息啊
日本:真羨慕你們啊




所以說失業率高不是沒有理由的


譯註:西班牙年輕人的失業率為30.6%,幾乎是歐盟平均值的兩倍。義大利年輕人以29.8%的失業率排名第二。除了傳統失業率較高的南歐國家外,北歐國家和西歐的年輕人失業率也因疫情影響上升。失業率排名第三到第十的國家依次是:瑞典(25.1%)、希臘(24.5%)、葡萄牙(23.7%)、克羅埃西亞(20.1%)、比利時(20%)、羅馬尼亞(19.5%)和法國(19.2%)。而德國的年輕人的失業率僅為4.6%。



--------------------第十三話------------------------


因為印度跟周遭國家的關係比較敏感
所以是一種期待又怕受傷害的感覺
完全沒想到印度這麼早就出場了(遠望
這回描述比較多的是中印和英印間的敏感(?)關係

還有介紹一些印度的風俗等
有興趣的請購買連載雜誌或等單行本

-----------------------------------


一開始是休假回來帶土產給大家的印度桑
結果吃了一口土產就快被甜死(物理性)的美國
描述是世界最甜的印度點心Gulab Jamun,殺人般的甜度

印度:因為美國先生說帶一些香辛料以外的土產,這次帶了點心喔
美國:太棒了!

日本:讓重度甜黨吃了也啞口無言的甜度


難得看到美國痛苦掙扎的樣子 
請快給阿米一大杯水www

的確美國的甜點都蠻甜的~
能讓這樣大甜黨的阿米崩潰的點心好想吃吃看
是說阿米明明外表就是個帥氣boy卻是甜黨這種反差很可愛
 
 
-----------------------------------

日本覺得印度明明很常製作咖哩,卻都穿白色衣服這件事很有勇氣
順帶一提印度好像會一口氣製作大量咖哩然後分享給大家

印度:咦?需要勇氣嗎?
日本:你大概習慣了吧……

然後之後英國聊天時說:印度算公司年末所得税額都不用計算機,印度的數學很強喔
日本再度震驚:都用心算嗎?太有勇氣了!



的確很多工程師都是印度人
我們公司也是(不重要的補充


-----------------------------------

「印度因為被眾多山脈環繞,很難受到侵略」

日本:印度的辦公室位置不錯啊,很有安全感
美國:如果是我的話,會想要更有開放感的辦公室




「但印度半島內的麻煩事也不少」




這邊呈現的畫面是印度架子的大象擺設掉下來
很可愛wwww

阿米(拍肩)
不是每個人都像你一樣是上帝的寵兒
有那個運氣幾乎快獨占半個美洲大陸
上方還是好兄弟加拿大的地緣政治好嗎(嫉妒


-----------------------------------

上面提到因為印度的地理位置,不會輕易受到他國侵略
因此發展出自己的獨特文化

印度跟日本介紹了自家的神明們
日本也拿出七福神的照片給印度看
並提起上次被美國說「為什麼神明會有七個人啊」
印度不會針對這點吐槽真是太感謝了




因為美國是一神教嘛wwww

 
-----------------------------------

「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第一個據點,並逐漸加強控制」

英國:一起去參加會議吧,印度君

英國:你是不是對跟我在一組有什麼不滿?
印度:因為和英國先生你有一段不太愉快的回憶←原殖民地







英國:我們不是長期在同一個團隊的好夥伴嘛!
印度:跟你的關係一點都不好…

這一幕的英國完全壞人役
英國:請說我是霸道總裁好嗎

 
譯註1:英國東印度公司由於有英格蘭女王頒布的特許權狀,除了對印度完全的貿易壟斷外,它還獲得協助統治和軍事的權力。印度和英國的歷史關係太複雜了,有興趣請自行谷狗~

-----------------------------------


印度:我明明早就想離開了…←鎮壓印度起義的英國
還把我當成和俄羅斯吵架時的防波堤簡直太過分了!!!


英國:我知道了……我被怨恨也是理所當然的,在背後被說壞話也是意料之中……就算你們建立一個「英國的受害者協會」的聊天群也是沒辦法的事啊

印度:被發現了… ←受害者協會成員還有法國和西班牙



英國點滿裝可憐技能點www

這邊銜接上一回的的義大利證詞
義大利:在這間公司英國的受害者多的是
要不是出場的角色還沒很多,受害者群組應該會破99+(並沒有


譯註1:俄羅斯吵架的防波堤,指的是19世紀後期的大博弈時期,英國和俄羅斯之間的競爭關係。
俄羅斯希望在印度洋能夠擁有不凍港(俄羅斯帝國南下政策),而英國則希望阻止俄軍獲得通往印度的通道。 
因此將印度沿海作為海上軍隊的防線。


-----------------------------------

「爭奪陸地和海上邊界的印度和中國」

印度:辦公室裏的人際關係會發生變化…和原本爭吵的對手會有和好的一天
反之亦然,原本關係很好的夥伴也有可能會惡化……



印度在舉例原本關係不好的配圖角色是法國和德國外加義大利ww


「中國不承認英屬印度時的國境邊界麥克馬洪線 這便是中印國境爭奪 陸地篇」


順帶一提中印間的邊界衝突不只有麥可馬洪線,還有非常多個,一樣有興趣請自行谷狗。
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在西段阿克賽欽部份
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在西段班公錯部份
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在中段部份
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在東段錫金邦部份
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在東段藏南地區部份


譯註1:麥克馬洪線是一條由英國探險家為印度測量時於英屬印度和西藏邊境劃的一條分界線。其走向起自不丹和西藏交界處,大致沿分水嶺和山脊線至雲南獨龍江東南的伊素拉希山口,將傳統上被認為屬於西藏,約9萬平方公里領土劃給印度和緬甸。由於歷史原因,各國對麥克馬洪線的理解不一,造成多次衝突。



-----------------------------------

「爭奪海上據點 海洋篇」

中國:珍珠鏈外交戰略
印度:鑽石鏈外交戰略←協助者美國和日本

「麻六甲海峽部分,由於長期有美軍駐守,因此中國難以攻略」

中國:我會整理好後下次再來的!
印度:多虧有美國先生的協助我才能反駁中國的論點
美國:小事小事

中國:媽的



再次看到中國吃癟現場www
是說你們一定要用寶石幫戰略取名就是了

譯註1:麻六甲海峽是連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重要水道,每年約有8萬4千艘船舶通過,承載著全球超過30%的海上貿易,中國的石油貿易量約80%必須經此運輸,因此,控制麻六甲海峽就能影響中國的能源供應。
麻六甲海峽的秩序長時間都是由美軍來維持,該地區美軍約部署了1萬2千名美軍。海峽東端的新加坡也是美軍當地的重要盟友。

譯註2:中國提出的珍珠鏈外交戰略,將南亞和印度洋主要港口串聯在一起。其目的是通過確保主要能源和貿易港口掌握通往歐洲和非洲的制海權。
並投資阿富汗、孟加拉國、不丹、馬爾地夫、尼泊爾、巴基斯坦和斯里蘭卡…等國家的大型基礎設施項目,特別是港口。

譯註3:日本提出的外交戰略,要想牽制中國,日本應和夏威夷(美國)、澳大利亞、印度應該聯合起來形成鑽石包圍網。


----------------------------------

印度:這次企劃說明會的宣傳影片由我拍攝和製作

日本:印度是這樣說的!
美國:我沒意見…等等,選錯人了
交給印度的話八成會變成大家一起跳舞那種風格的影片
至少要做成動作片風才會有人氣啊!!!





美國的公司宣傳片舞蹈想像畫面居然有英國,果然表面嫌棄但實際上還是
印度電影寶萊塢舞蹈真的是大家都會提到的梗wwww

但英國可以麻煩你出場阻止一下美國
企劃宣傳影片做成動作片風也不行吧
到底是多驚險刺激的職場才會走這種風格啊



張貼留言

0 留言